您現在所在位置:首頁 > 學術研究 > 文章 > 文章詳情

韓家平:以信用服務實體經濟改善中小微企業現金流

2022-08-10 15:55:00
文章來源:信用所

8日舉辦的信用溫州20周年大會暨“8·8誠信日主題活動啟動儀式上,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信用研究所所長韓家平線上發表題為以信用服務實體經濟,改善中小微企業現金流的主旨演講。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信用研究所所長韓家平

韓家平表示,目前中小微企業面臨著四大難題,一是需求不足,二是成本上升,三是應收賬款拖欠導致的現金流緊張,四是發展資金短缺。

他認為,近年來企業應收賬款規模逐年擴大、賬期越來越長,尤其是大企業拖欠中小微企業賬款問題比較突出。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1年到2021年,規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凈增加11.82萬億元,累計增長168%,而同期營業收入只增長51.7%;從賬款回收期看,2021年相對于2011年凈增加19.7天。

除宏觀經濟因素外,中小企業賬款被拖欠成因復雜。既包括法規政策不完善、信用體系不夠健全等制度原因,也存在執法力度不夠、公共配套不完善以及執行層面的原因。我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政府和大企業去杠桿,國企降兩金,與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都有密切的關系。實體經濟本身產能過剩,利潤下降,信用服務業不發達,行業組織發育不成熟,中小企業自身創新能力、競爭能力不足,信用風險管理不健全,大企業缺乏供應鏈良性生態意識,濫用市場優勢地位,都加劇了中小企業賬款拖欠困境。

另一方面,從企業經營層面來看,現在企業貿易行為越來越傾向于賒銷方式,就是信用銷售。這種情況下企業要把信用風險管理上升到戰略高度,為保障銷售應收賬款及時回收,企業內部就需要建立科學的信用管理體系,同時也需要外部的信用服務支撐。

當前企業融資需求也在發生變化,如果再一味通過負債方式融資,會進一步加大杠桿率、增加企業財務負擔。應該考慮更多從間接融資轉向直接融資,從增加負債的方式轉向盤活存量資產的方式,如加快應收賬款、存貨的流轉速度,也一樣可以解決企業現金流的問題。韓家平說。

為此,韓家平建議,一是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的長效機制。完善法律法規和執法機制,將大企業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問題納入到《反壟斷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治范圍。適時出臺專門法律,加強信息披露,強化對大企業拖欠中小企業賬款的信用懲戒。

二是大力發展信用融資,完善中小微企業征信、增信、風險分擔和風險補償機制。當前要解決好公共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問題,加強公共信用信息與市場信用信息融合,通過多維度大數據對中小微企業進行精準信用畫像,降低信息不對稱程度。同時要創新金融產品,尤其是要大力發展數字化供應鏈金融、商業保理等,通過盤活企業應收賬款實現企業現金流改善。

三是提高中小微企業誠信合規意識和信用風險管理水平,增強抗風險能力。

四是大力發展信用服務行業,如企業征信、供應鏈金融、商業保理、信用保險、商賬追收等。

五是加強行業自律組織信用管理機制建設,建立行業信用信息交換共享機制等。

信用溫州20周年大會暨“8·8誠信日主題活動啟動儀式由溫州市人民政府主辦,溫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國經濟信息社新華信用事業部、中國經濟信息社浙江中心承辦,以全面總結信用溫州建設20周年取得的成就,持續擴大信用溫州品牌影響力。

(轉自新華財經)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